简单介绍一下巴城阳澄湖如何打造高标准农业产业基地?
巴城阳澄湖打造高标准农业产业基地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优化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:规划 “一核一带三区” 空间布局,建设 3 万亩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、0.96 万亩高标准农田和万亩葡萄基地。实施池塘养殖循环水工程,采用多种净化处理方式,实现养殖尾水经三级净化处理后循环回用或达标排放。
建立标准体系:推进建立一套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标准化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。制定相关技术规范,从环境条件、池塘设施、苗种放养等方面规范高品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要点,确保生态养殖的河蟹达到生态、优质、高效、统一的质量标准。
发展智慧农业:全面应用渔业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,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覆盖全域。新建水质在线监测系统、生态环境气象观测系统等,打造全市首个 5G 渔业应用场景,实现园区环境可控、生产可控、质量可控、安全可控。
提升科技赋能:依托大闸蟹产业研究院,提升良种繁育和种苗科技研发能力,加强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等技术集成应用。如引进 “阳澄湖 1 号” 和 “长江 3 号” 新品系大眼幼体,示范推广 “旋耕底泥施肥复合种草技术” 等,推动产业养殖标准化。
强化品牌建设:挖掘 “阳澄湖” 牌国家地理标志资源优势,打造 “巴城阳澄湖” 牌和 “巴城” 牌大闸蟹等区域公共品牌。全面升级阳澄湖大闸蟹信用管理平台,对大闸蟹养殖进行全流程监管,确保产地大闸蟹 “五好蟹” 品质。
促进产业融合:构建集蟹种培育、成蟹养殖、电子商务、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大闸蟹全产业链。依托大闸蟹开捕节、蟹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,带动自驾游、乡村游,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产品真伪查询 | |
身份码: |
|
防伪码: |
|